您当前的位置:首页>问答网站首页问答
儿童看动画片的好处与坏处
发布时间:2016-08-04信息来源:个人博客阅读()收藏纠错
好的动画片能激发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想像力
一、动画片可以满足儿童娱乐的愿望,帮助儿童培养自控能力和勇敢精神,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将自身投射到某一角色身上。其实这就是很好的教养契机。父母想要幼儿学习良好的习惯,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和勇敢精神,如保持环境清洁,都可利用幼儿喜欢模仿某部动画片角色的习惯来达到目的。
二、动画片可以充当儿童暂时的伙伴
一个健康的环境对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长年累月地看电视,一点点一天天,我们的孩子其实在无形之中已经把动画片里面的想象为自己,而动画片里面的人物也成了孩子童暂时的伙伴。
三、动画片可以为儿童提供有关社会和自我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孩子正确的人生观
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需要自幼开始培养。一些表现人际之间美好情感和交往的卡通可以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动画片是专门为低幼孩子量身制作的,充满友好、团结的气氛,世界一片明媚,正是小朋友们想要的。
但是,事物总是有两面,动画片如内容不当,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看动画的坏处有哪些:
虽然看动画有那么多的好处,但也有如某些妈妈所担扰的那样,看动画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以后入学时注意力不集中和弱视的问题。宝宝也会在时间上没有节制,不会学会分配。
让孩子看动画片也要有一定的选择性,其合理的动画片可以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及其勇敢的精神,使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尤其是动画片的画面变化及其颜色的鲜亮更加符合孩子的智慧及其心理特征。
中国传媒大学对北京地区收视环境进行调查时发现,以暴力内容为主的动画片占全部的36.5%,其中的“加害者无理、受害者无辜”的“非正义”暴力占35%。现在不少动画片都存在成人化、低俗、暴力的现象,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很大。国外研究表明,暴力游戏和动画片会给孩子带来更大压力,并让他们感到非常紧张,进而影响到睡眠。还有研究发现,暴力动画片会影响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甚至让孩子变得冷漠。
暴力动画片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与其本身的不良导向、孩子的心理发展以及家庭教育有关。首先,模仿是孩子的天性。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曾于1961年做过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波波玩偶实验。研究发现,孩子们不仅会模仿成人去殴打、拍击、辱骂,还会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方式去攻击。通常,3岁以上的小孩就具有一定模仿力。因此,孩子会潜移默化地学习动画片和游戏中的行为。其次,孩子的认知能力处于发育中,对事物缺少批判能力。孩子会觉得暴力镜头很好玩,意识不到它有什么不对或者危害,甚至认为这是“勇敢”的体现。最后,孩子总是沉浸在虚幻的世界里,脱离现实生活,感受不到现实生活中的温暖。此时,家长如果又对孩子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很容易让孩子变得冷漠。
家长该怎么做
原则一:陪孩子一起看
在双薪家庭的傍晚,常常会看到这样一幕:父母在忙家务,孩子在客厅一角独自看卡通片。看起来,似乎家里井井有条。但细心的家长可以算算,大一点的孩子一天在幼儿园至少要呆上8个小时,还要除掉上学、放学路上的时间和在家睡觉的时间,其实亲子共同渡过的时间每天也就不过2、3个小时。如果将这宝贵的时间用来让宝宝独自看卡通,显然不是上上之举,为了亲子的和谐,爸妈每周至少抽出两次时间陪孩子一起看卡通吧。因为如今的卡通片中的世界早就不那么简单,幼小的孩子还无法独自面对卡通世界的种种。
原则二:规定看卡通片的时间、内容
孩子全神贯注在卡通片中,常常不觉得时间飞驶。长时间盯着电视屏幕,会让孩子的眼部肌肉和视觉神经相当紧张、疲劳。如果孩子看卡通毫无节制,那变成“小眼镜”的那天也不远了。所以,家长尽可以从孩子一开始看卡通片,就规定好时间。3岁前的孩子看卡通片,时间不应超过半小时。家长可以事先挑选一些单集节目长度在30分钟之内的卡通片。单元节目长度越短越适合小年龄的孩子。孩子可以在每个单元结束的时候,放松一下视觉神经。6岁前的孩子,可以稍微看的时间长一些,但也不要超过1小时,单元节目长度也最好在30分钟之内。
原则三:在看卡通中激发阅读的兴趣
沉迷于卡通的孩子,阅读理解能力可能会有所退化,这也是部分家长与卡通“水火不容”的原因。但与其高压征服,让孩子远离卡通,不如让卡通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多选名著改编的卡通,然后,鼓励孩子先读原著,或边读原著边看卡通。这时,大点的孩子会对卡通产生强烈的“不满足感”,而更愿意去阅读,在阅读中得到更大的快感。这可以解决8岁以上儿童对卡通“上瘾”的问题,甚至可以让孩子学会自己“过滤”卡通片。
上述就是对幼儿看动画片的好处与坏处的介绍,现在应该是有了解了吧,对于孩子的健康护理是一定不能忽视的,希望本文对您有帮助,希望每个宝宝都能健康。
关键字词:幼儿看动画片的好处与坏处,看动画片的好处与坏处,看动画片,动画片
上一篇:烤瓷牙会对身体有害吗?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